走进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地贫之家”,一群正在输血的孩子映入眼帘。由于遗传缺陷,他们从出生起就需要定期输血和排铁,这给他们的家庭在经济和精神上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有的孩子边输血边写着作业,有的家长已经累得打起了盹儿。据统计,在惠州三家定点医院长期输血的重型地中海贫血儿童已达209人。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是由于遗传基因缺陷导致的贫血或病理状态,重型地贫患者需要终生输血治疗。
广东是地贫高发区。惠州地区地贫基因携带率达到了17.5%,每6个惠州人就有一个是地贫基因携带者;而两个地贫基因携带者结婚,就有1/4的概率生出重度地贫患儿。尽管如此,人们对地贫防控的认识仍然严重不足。在今年的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实施地中海贫血防控项目”被写入“十件民生实事”中,地贫防控迫在眉睫。
1984年前后,年仅四五岁的阿良(化名)跟着父母,从家乡河源前往广州求医。阿良一出生身体就不好,饮食状况也很差,家乡的医生却找不到病因。在广州,他们得知这是一种“基因式的特定贫血”;而受到当时医疗条件的制约,医生给出的建议只是“尽量照顾好其饮食起居”。
十几岁时,阿良的身体状况依然很差,别人走路,他要小跑才能跟上。再次到广州彻查,他被确诊为“遗传性贫血”;经过脾栓塞术治疗,他的身体条件稍有改善。
那正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阿良的父母随着开发的浪潮移居惠州,阿良也来到惠州读书。许多年后,阿良得知自己的病正是渐受关注的“地贫”;但早年缺乏规范治疗使得他身材矮小,容貌变形,骨骼脆弱。在一次骨折后,阿良辍学,逐渐走上了打工之路。
2007年,香港的地贫宣传已得到广泛开展,“地贫”这个词儿也随之传到了阿静(化名)父母的耳中。当时,他们并不了解究竟什么是地贫,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孩子会患上这种病。然而阿静从出生就脸色苍白,食欲很差,时常发烧;6个月时去广州检查,确诊为地贫。
阿静的母亲说,那时居民医保尚未普及,不少父母托人从香港购买排铁药物。很多父母的治疗意识也不够,有钱就带孩子去一趟医院,没钱就不去,因而给孩子留下了各种病根。
时过境迁,如今地贫的治疗已经非常规范,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主任陈国华介绍,地贫的维持治疗主要是每2-4周输一次血,同时每天借助药物排出多余的铁。如果不经过规范的排铁,铁会在体内沉积,造成皮肤发黑、脏器受损等并发症;而经过规范的输血和排铁治疗,孩子的日常生活与常人差别不大。
陈国华说,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地贫也可根治。但造血干细胞移植需要几十万元,很多家庭无法承担;此外,不少患者早期未经规范治疗,等有了钱想做移植时,身体条件已经承受不住了。
2011年,经人推荐,阿良也开始尝试输血和排铁治疗。他觉得输血后身体改善很大,特别是心脏变得更有活力。“在惠州市有记录的地贫病人中,我是年龄最大的一个;我不能跟那些00后相比,但在同代人当中,我是很幸运的了。”阿良说。
近年来,惠州市通过一系列手段提高“地贫”的治疗条件。2009年,地贫纳入惠州市医保门诊特定病种;今年初,地贫特定门诊的报销比例提至95%。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开设了专门的输血病房,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也开设了“地贫之家”。
“报销比例提高了,但由于特定门诊限额为2万元,一些困难家庭的压力依然很大。”广东省地贫防治协会家长互助会惠州分会会长张志朋说。
据了解,排铁是地贫患者最主要的开销,目前惠州使用的排铁药物主要有去铁酮和去铁胺两种。去铁胺每支500mg,价格约为60元;以每天20-40mg/kg的治疗剂量计算,一名50kg 的孩子30天约需5400元;去铁酮每片500mg,价格约为20元,以每天75mg/kg的治疗剂量计算,一名50kg的孩子30天约需4500元。由于早年治疗不规范,惠州市很多地贫患者需要同时使用两种药物。加上输血和检查的开销,一些患者每月的自付费用也会达到几千元;随着孩子年龄增大,体重增加,治疗费用也进一步上升。
“听说深圳向地贫儿发放‘燃料卡’,去年还成立了‘地贫儿造血干细胞移植专项基金’;清远也启动了‘重症地贫儿救助专项行动’。”张志朋说,如果借助慈善渠道,地贫家庭也许能够进一步减轻经济压力。
除了经济压力,精力和心理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同样存在。每2-3周一次的输血,从采血化验到配血输血,往往要花去家长和孩子的一整天时间。而平日里去铁胺的注射,为了达到效果,必须用注射泵等连续注射8小时以上。
“精力上的压力还好承受,但很多人自己不懂却胡说,让我们很难过。”阿静的母亲印象最深的是一天阿静放了学,扑到她怀里说:“妈妈,我知道同学们为什么不跟我玩了,姐姐说我是白血病,跟我玩就会被传染。”
“阿静有时会跟我说,‘妈妈,我能不能请两天假呀,没有小朋友陪我玩’,‘妈妈,你生个陪我玩吧’。”提及这些,阿静的母亲止不住流泪,她也曾想过再生一个孩子,可是几次怀孕都刚好又检出地贫,只好将胎儿引产,这让她近乎绝望,“听说第3代试管婴儿可以避免生出地贫胎儿,可是我们没有钱去做。”
张志朋说,阿静的情况不是个例,但也称不上普遍。在一些较落后的地区,各种传言和歧视依然存在;如果生活在较发达的地区,人们文化水平较高,就不会在意。
尽管如此,对于大多数地贫家庭来说,这种疾病似乎仍是他们心头的一块阴影,能不让别人知道,就不会说出口。“从学习到工作,同学和同事都不知道,我输血注射时都瞒着他们。”阿军(化名)笑着说,“虽然工作辛苦,但万一老板知道后炒了我呢?连辛苦都没地儿去辛苦了。”
“有一天校长来电话说面谈,我就知道要谈这个事情。”阿静的母亲说,校长希望了解情况,以防出了意外能够及时应对,“我们知道校长是好意,可是就是不愿说。”
“这个群体内部大家都很熟,像朋友一样走动,但是在社会上仍然是孤立的。”张志朋说,特别是一些家长的保护会产生反作用,让他们的孩子变得依赖性强,不善交际。
“有些人认为地贫患儿就是累赘:天天输血打针,开销那么大,干嘛还要治疗呢?”张志朋说,他曾去拜访一些人士,但他们的回答令人沮丧。
2007年,张志朋等人自发成立了惠州的地贫家长互助会;两年后,互助会挂靠在广东地贫防治协会名下。互助会没有经费来源,进行家访和组织活动全凭一腔热情,“有些家长也想过放弃,但在大家的沟通开导下,慢慢变得乐观起来。”
在互助会的qq群里,家长们常讨论输血、营养、教育等问题。在生活中,他们不时组织户外活动、唱歌聚餐等。阿哲(化名)的父亲还记得,第一次与其他家长去KTV,他专门唱了一首《求佛》,希望所有的地贫患儿都能健健康康地生活下去。
“每年的二三月和七八月都是献血淡季,特别是O型血的患儿,往往不能按期输血。”阿斌(化名)的父亲说,血站一直很努力,但献血工作仍需要社会更多地参与。
“我们不仅是用血者,也是献血者。家长们经常约上好友、同事,一起去献血,有一次一起去献血的地贫家长达到150人。”张志朋说。
婚检是家长们广泛关注的另一个社会线年的强制婚检被取消。据统计,在此后的两年中,广东省每年新增重型地贫患儿4000名。2008年,惠州婚检率一度跌至0.77%;随着免费婚检的普及,去年惠州婚检率回升至86.61%。去年7至12月,惠州市共有48656名孕妇接受地贫筛查,共避免9例重型地贫儿的出生。
“每次听说哪里有新的地贫患儿出生,我们都会很揪心。”阿静的母亲说。阿静依偎在母亲身旁,她说她长大后想去当医生,以后既可以照顾自己,也可以帮助别人。
“自打出娘胎,就注定了这个命。”阿良说,生命给他画了个框子,他就在这个框子里发挥自己的能力,过好当下的每一天。打工6年,他的工资渐渐涨到了1000多元;如今,他和老父亲扛起了全家人的生活。他希望能找一份更好的工作,或者多做一份兼职,但是“很多招聘者一见外表就不肯要”。阿良没有放弃,他不羡慕那些身强体健的同事,但他觉得自己唯一的遗憾就是“没能很好地帮助父母过一个幸福的晚年”。
随着时代的推移,一些经过规范治疗的重症地贫患者已经成年,他们有的读了研究生,有的已经工作。他们读书、打球,过着几乎像常人一样的生活。
“像常人一样?那可不行!”阿军说,他曾爬上4000多米的高峰,也曾去大海里学习潜水,“我要证明我比常人更厉害!”
简称“地贫”,又称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或海洋性贫血,是由于遗传基因缺陷导致的贫血或病理状态,是世界上最常见的遗传性血液疾病之一。根据病情分为重型、中间型和轻型。重型β地贫患者需要终生输血治疗。广东、广西是地贫高发区。据统计,广东地贫基因携带率为16.8%。两名地贫基因携带者结合,就有1/4的概率生下重型地贫患儿。
习新常态李克强执政之道档案管理费将取消女子公园放生剧毒蛇济南垃圾箱装温度表发改委前司长被查吉林粮产地遇旱情俞正声谈发展堰塞湖险情基本解除印度学生裸身拦火车一日九厅官被查进京查控全面升级中兴领袖习李克强硬措施见成效国务院组织百人督察